▲
点击關注 |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
咖啡行業交流請加
私人微信前街精品咖啡,微信號:
(長按複制)
qianjiecoffee
广义而言,鸡尾酒(Cocktail) 指的是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,基本元素不外乎烈酒、糖、水、苦精与各种风味来源,素材看似简单,但若一一拆解,每样食材都值得细细玩味。
其中,咖啡調酒特別有意思。咖啡與烈酒本是獨立的飲品,各有千變萬化的風味,那麽咖啡調酒的主角到底是咖啡還是烈酒?該如何拿捏咖啡與酒的濃度比例,調制出滋味平衡、細膩而有亮點的作品?
为了解开疑惑,NOM Magazine邀请世界冠军咖啡师、Simple Kaffa共同创办人吴则霖(Berg)以及世界顶尖调酒大赛(World Class)世界双料单项冠军、Bar Mood吧沐创办人吴盈宪(Nick)举办品尝讲座,分别重新诠释经典调酒「爱尔兰咖啡」 (Irish Coffee),并各设计一款创意咖啡调酒,以截然不同的角度破解风味组合的逻辑。
▲ 由左至右:吴盈宪、吴则霖
咖啡師、調酒師出發點大不相同?
精品咖啡風潮二十幾年來席卷世界,從品種、産區莊園、處理法,再到烘焙與萃取,可以調整的變數何其多,成品是要厚重飽滿抑或清爽芬芳都掌握在烘豆師、咖啡師手中。于是,既烘豆也站吧的吳則霖說:「看待咖啡調酒時,會思考怎麽把咖啡這端努力想要表現的風味,呈現在咖啡調酒裏。」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因爲精品咖啡風味本就細膩難察,烈酒或其他食材的味道往往又強烈得多,所以基酒的比例他一向不會抓得太高。
有趣的是,調酒師的思路完全不同,「對調酒師而言,制作任何調酒一定會以突顯基酒的風味爲主。但同時也不能忽略咖啡本身的風味與香氣,最終讓兩者達到平衡。」他說,「還是要讓客人有喝到酒精的感覺。」他笑著補充。
不过,比例确切是多少呢?以爱尔兰咖啡举例,「我参加世界咖啡调酒大赛时选用的是一款瑰夏,它的花香调很淡雅。」吴则霖说,于是杯子240 毫升,手冲咖啡占180 毫升,威士忌只用了20- 25 毫升,剩余是鲜奶油与糖,相当于基酒只占一成左右。吴盈宪听完兴味盎然地回应:「对!我就不同,通常基酒我一定会加到40 毫升以上,咖啡的话一般至少会维持2.5-3 倍,所以整杯容量也不太一样。」至于基酒的选择接下来将会谈到,另外,他也提到酒吧冲煮咖啡的限制:或许因为晚上喝咖啡睡不着的迷思,咖啡调酒一向少人点,因此有些酒吧不见得设有冲煮设备,即使有,「当店里同时挤进大量客人,而且都点不同的饮料时,现煮咖啡再调酒可能要花上5 分钟,那时间都能完成3 杯调酒了。」他说,不符效益成了现实的考量,而折衷办法通常是当天先萃取后隔冰降温,然后密封备用,维持一定品质。
咖啡與酒,誰是主角沒有絕對
雖說調酒師與咖啡師各有堅持,酒與咖啡誰是「主角」其實沒有一定。「如果是珍貴稀有、風味細膩的咖啡豆,當然就會以咖啡爲主軸。重點是要尊重材料。」吳盈憲說。
而咖啡也是一樣的,「有時要換個角度思考,一般煮咖啡時,會避免萃取過度或不足,可是制作咖啡調酒時,反倒經常故意這麽做,例如將酸度做得特別高,再搭配合適的烈酒與調味,達到酸、甜、苦的平衡。在咖啡調酒裏,咖啡不是唯一的主角,只是一種材料。」從中我們也明白調酒的精神,如吳盈憲所說:「烈酒不容易純喝,所以才要調制。也就是說沒有不好的商品,只看你如何填補風味,變出一個好産品。」雖然兩人各有不同的出發點,最終目標皆是如此。
何謂好的成品?
「一杯好的調酒,必須是主軸清楚、風味平衡有層次。」吳盈憲說。
回歸創作源頭,他與吳則霖都會先設定一個抽象的主題,而那通常是一種感覺。「我的話會先有畫面,是森林感的、酒精濃度低的還是有夜晚狂歡感的。」吳則霖也是一樣,例如參加比賽時以「身處花園裏的感覺」作爲主軸才選了帶有花香的藝妓咖啡。主題一旦決定,其他食材都是用來襯托,創作起來自然有機可循。
另外,調酒與咖啡都少不了酸、甜、苦黃金三角,但是「每個食材味道浮現的階段都不同,所以才有前、中、後味。所以重點在于避免食材彼此搶味,而是在前、中、後段各司其職。」吳盈憲說,然而如何鋪陳靠的則是舌頭,「風味無法用儀器測量,一定要試味道,這靠的就是經驗。」他說,同時也提到人人見解難免不同,只能盡力做到最好。
不过要记得,堆叠风味时必须紧守核心主题,以免变得四不像。制作创意调酒时,吴则霖会以香气、味道与余韵三个面向检视作品,避免加入对表现主轴没有帮助的食材。「有时候少即是多。」吴盈宪总结,有些人会一次加上6、7 种食材,最后却喝不出来层次感,也就失去意义。
拆解元素,怎麽玩?
那具體來說,各種調酒元素能怎麽玩呢?創意奠基于經典之上,若以愛爾蘭咖啡舉例,在咖啡、威士忌、糖、鮮奶油的基本組成上,雙吳提出各種可能。
咖啡豆要选择浓厚的深焙还是酸度高的浅焙,萃取方式要用浓缩对水、手冲还是虹吸?爱尔兰威士忌的品牌是要Jameson 还是Bushmills,要陈年款或是不要,风味是细腻好还是浓郁好?甜味要用白砂糖、二砂、黑糖、蜂蜜还是自制风味糖浆?又,要不要把糖加进鲜奶油里,或者将鲜奶油烟熏一下?「之前参加比赛,我们是自己混合两支爱尔兰。」吴则霖说,听完后吴盈宪深有同感地说:「我觉得其实就是看你有多用心。」
甚至在調制技法上也有不同,「以愛爾蘭來說可以決定要不要依循傳統點火燒糖,另外像是另一款經典調酒濃縮咖啡馬丁尼,要藉由搖蕩讓咖啡跟酒融合在一起,並做出一層漂亮的泡沫;此時選用的冰塊種類與數量不同,創造的融水量、溫度跟泡沫感都會不太一樣。」吳盈憲解釋。只能說,魔鬼都在細節裏。
不論以什麽角度看待咖啡調酒,咖啡與烈酒其實都可以視爲一種風味來源,藉由比例拿捏與風味堆疊,最終目的是爲了呈現出清晰的主軸。而任何飲品與料理,其實依循的原則都是如此,不是嗎?
文章来源:NOM Magazine
【推薦閱讀】
咖啡與美酒結合出非比尋常的美味飲料,創意咖啡雞尾酒制作
四款最強創意咖啡-用顔值征服你的想象力!
手沖也能做成花式:一點小技巧,創造日常中的驚喜
免責聲明: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絡,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、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,但因數量龐大,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,請見諒。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,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,由“咖啡工房”整理編輯,轉載請注明,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,若侵權請告知刪除,謝謝~!
贊賞
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
免責聲明: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,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、可靠性、完整性、合法性、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,僅供讀者參閱!